爱情不能长久的原因是什么 4个错误要点要知晓
为何女性会更多选择某些研究领域,而男性则选择其它领域,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专业差异。
数据来源:Pharmaprojects, June 2016如图3所示,针对罕见疾病及癌症的基因疗法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疾病组。数据来源:Pharmaprojects, June 2016领跑基因疗法在研药物的公司(癌症领域)在癌症领域,基因疗法的研发主力亦来自于较小的公司。
尽管Adaptimmune声称这与安全因素无关。数据来源:Pharmaprojects, June 2016领跑基因疗法在研药物的公司(非癌症领域)我们再来看一看现在拥有在研基因疗法项目的公司有哪些。另一个最近的例子是Adaptimmune的一项关于粘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的T细胞疗法关键研究NY-ESO SPEAR 收到FDA的部分临床试验暂停的要求。虽然癌症领域对于大制药公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许多公司至今还是不愿将研发经费投入在基因疗法上的研究上。之后是VEGF 165基因疗法Neovasculgen, 由Human Stem Cell Institute开发并于2012年9月在俄罗斯市场推出。
但是,这仍然是一个高风险领域。Juno Therapeutics 的 CAR T细胞基因治疗候选药物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因二期试验中有3起死亡案例而不得不暂停了一段时间。真正有效的布局绝不仅仅是抢仿和拿到批文,更应该加大在市场端的投入力度和营销资源配置,逐步培育和构建属于自己的、有壁垒的市场。
度那雄胺目前没有国内企业上市,非那雄胺国内片剂+胶囊大概30多家,但是基本还没有规模能够接近MSD的,推测和许多企业没有重点倾斜营销资源和大力开发市场有一定关系。抛开渠道返点、利润空间这些因素不谈,许多在欧美市场已被证明有价值的品种,到了在中国市场规模没有做起来,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价格过高。或许未来上市后,Bigpharm们尚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出路可走,中小企业的投入能不能收回就是未知数了。尿失禁也有重磅药物,2004年山之内上市的索利那新(卫喜康),2013年全球销售规模16.9亿美元,同比增速7%。
PDB数据显示,灵北的西酞普兰近两年在国内的增速基本超过25%,京卫和康弘的品种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增速更是超过40%。一言以蔽之,需要企业重视和下足功夫去做。
这些品种国内企业都有跟进,伊班膦酸钠有4家,阿仑膦酸钠有超过20家,相对来说批文数量不算拥挤,但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基本不占优势。我们和跨国大佬产品线的代差正在不断拉近,当年伊马替尼上市五六年后国内才有立项,如今PD-1刚获批国内已经开始报临床。目前国内没有企业上市,申报的大概有十余家。相比群星闪烁的糖尿病药物,甲状腺疾病药物要少得多。
冷门领域:被忽视的价值洼地其实对很多实力有限的企业而言,大可不必这么执着去挤热门。这个领域的用药在国内波澜不惊,一方面是受大量混乱的高毛利低劣中药挤压,另一方面患者人群本身就医意愿也不太强烈,更多是得过且过。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理论上,大多数药品都应该需求广泛。南方所数据显示,虽然痛风药物的总市场规模仍然不大,但是近年来快速增加,而且增速从11年的26%跃升到15年的40%。
马云说过,任何一次商机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类似的pattern其实也是同样适用当下的中国医药行业的。国内市场过往在精神障碍疾病的相对疲弱,主要是由于对疾病认知和就医意愿的不足造成,该状况如今已经明显开始改变。
年轻一代已经不再对焦虑、抑郁等疾病忌讳,积极寻求治疗行为日益普遍。相比国外的盛况,国内市场一直有些冷清,直到近年来方才开始有些加速。
华海拉莫三嗪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也成为中国仿制药产品国际化的经典案例,为业内熟知。与市场的快速增长相比,痛风的药物发展明显慢得多。大冢制药的阿立哌唑至今累计销售也近500亿美元。从各方面信息来看,别嘌呤的活跃企业可能不到5家,而且经常爆出短缺消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D)大概是跨国药企最痛心疾首的话题之一,眼睁睁的看着巨大的市场,无奈砸了海量的银子,就是填不出疗效显著的新药,连机制都还没完全弄明白,失败项目一个接一个。该产品在国内04年获批上市,后来恒瑞、正大天晴、扬子江海蓉等多家企业都有跟进。
非布司他则有恒瑞、江苏万邦、杭州养心等过国内企业几家获批。这也是一个美国处方量能够排进top 40的品种。
尽管如此,一个新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那就是热门立项扎堆。礼来的奥氮平(再普乐)96年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额近600亿美元,甚至超过包括缬沙坦在内的诸多心血管大品种。
度那雄胺美国年度处方量可以排进top 50。医生处方习惯未充分培养。
流行病研究判断,甲状腺疾病是属于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即使随后受到专利过期的影响,2013年癫痫用药三甲的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加巴喷丁销售额仍然都超过10亿美元。IMS数据显示,美国市场2013.6-2014.7月左旋甲状腺素钠2260万张,数量高居榜首。国外市场或者国内原研产品已有成功。
本文转自医药魔方数据微信,发布已获医药魔方授权,如需转载,请与医药魔方联系。加之竞争温和,只要投入、运作得当,过去的冷门未来大有可能成为新的blockbuster,其中有许多新的机会可以挖掘。
骨质疏松疾病骨质疏松也是高龄人群的常见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中国发病人群在1.5亿到2亿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和三高疾病一样常见。冷门里面不乏真正的价值洼地。
虽然非布司他疗效和副作用方面明显更有优势,但是作为持续用药的慢病领域,留给经典老药的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支付能力尚不突出的国内中基层市场。因此,不要担心看似冷门的品种没有市场或者PK不过原研,只要是真正临床价值和需求人群明确的国产仿制药,说得极端一点,只有做不好的企业,没有做不大的潜力品种。
无奈市场太诱人,还是前赴后继,屡败屡战。国内企业仿制药做了十余年,和原研PK互有胜负。目前销售规模较大的是礼来和豪森的奥氮平,2015年PDB样本医院销售额均在2亿左右,在全部处方药排名中处于100多位,与国外市场相比还有差距。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医药魔方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结语:乱世到治世,赢得真实价值的机会中国医药行业正在快速经历由乱到治的转型升级。个人观点,绝大多数专利到期原研仍然占着80%到90%市场份额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相关企业自己没做好。
细细梳理欧美或者全球范围的高收入品种或者治疗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通常认知的blockbuster之外,对比中国市场的空白机会还是相当多的。国内企业的成熟仿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进口替代的空间应该是更广阔的。
5α-还原酶抑制剂是较为成熟的类别,市场规模较大的包括GSK的度那雄胺、MSD的非那雄胺等。国内的痛风药物市场,苯溴马隆占了近50%市场,外资和国产品种基本各半,本土的常州康普、龙灯瑞迪制药、宜昌长江药业份额较高。